PDF版
新闻检索
往期回顾
您现在的位置:第104期 -> 第七版 -> 新闻内容
冬天宅在家小心“暖气病”乘虚而入
新闻作者:娄底市中心医院  发布时间:2020-12-22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暖气病”主要是因门窗紧闭,空气流通不好、干燥,造成室温过高、室内空气干燥、污染加剧,从而导致人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感、免疫功能和抵抗力下降,最常见的症状就是皮肤发紧、鼻咽干燥、头晕眼花、软弱无力等。

  “暖气病”都有哪些危害呢?

  1.引发呼吸系统疾病

  干燥温暖的室内无异于一个病菌的“温床”,加速病菌的滋生和传播,致使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发病率猛增。嘴唇干裂、鼻咽干燥、干咳声嘶等,都是“暖气病”引起的上呼吸道症状。如果这些症状持续时间太长,呼吸道黏膜分泌物就会减少,灰尘、细菌等附着在黏膜上,容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发生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

  2.引发心血管疾病

  室温过高易使人体出汗过多,可致血液浓缩,血液黏稠度增高,血管扩张,血容量不足,从而引起血压下降及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同时对肺心病、心功能不全的患者而言,“暖气病”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很容易加重心慌、胸闷等症状。

  3.引发皮肤瘙痒

  干燥是肌肤的致命杀手,会加速体内水分流失,使机体纤维失去韧性导致断裂,从而形成无法恢复的皱纹。老年人皮肤瘙痒,抓挠不当还会造成湿疹。

  预防“暖气病”,需做到以下三点

  1.控制室温和湿度

  室温18℃至24℃之间最适宜,湿度50%至60%为宜。最好早晚各开窗通风一次,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半小时。除了用加湿器、在床前摆盆水加湿外,建议在室内多养些绿色植物,既可以调节室内空气湿度,同时还有吸附空气中有害气体的作用。

  2.适当锻炼

  冬季以动治“冻”,可减少“暖气病”的发生。根据天气情况和个人身体状况合理安排运动,如慢跑、骑自行车等。冬季活动量不宜过大,适量运动微微出汗即可。

  3.多吃湿润温热的食物。

  冬季多喝水可防止体内水分散失,一般每天饮用1.5~2升水,才能在暖气条件下不缺水。多吃水果,多吃一些湿润并具有温热性质的食品,如芝麻、萝卜、番茄、豆腐、银耳等,不吃或少吃辛辣食品,不饮或少饮酒。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娄底市中心医院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技术支持:娄底市国联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 备案号:湘ICP备1101848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