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是人体对致病因素的一种全身性反应。体温超过37.5℃定义为发热,37.5℃-38℃为低热,38.1℃-39℃为中热,39℃-40.4℃为高热,超过40.5℃为超高热。
为什么孩子多在夜间发烧?
一种是忽略性的。实际上孩子白天已经出现发热,但是温度不高且能照常玩耍,没有引起注意。或是父母白天忙上班,没时间照顾孩子,下班回来又忙家务,等到入睡时才发现孩子发热。
另一种原因是孩子白天大脑皮层被各种生活事物和有兴趣的活动所吸引,大脑的兴奋优势可以将其它反应暂时抑制,比如发热反应不明显,甚至不反应,等到入睡后,即大脑处于休息状态时,其他原来被抑制的反应才表现出来。所以孩子不但晚上发热,而且温度也较高。
孩子夜间发烧,爸爸妈妈怎么办?
如果孩子的四肢及手脚温热且全身出汗,表示机体正在散热,应减少衣物并及时擦干汗液,切忌采用捂被子发汗的办法。可用32-34℃温水擦拭身体或洗个温水澡,重点擦拭前额、颈部、腋下、腹股沟等血管丰富的地方,但出现寒颤、面色苍白等情况,应及时停止。
高热时可用湿毛巾冷敷额头,或采用装有塑料袋的冰块外裹干毛巾,敷在头、颈处。冰敷适宜于高热但没有畏寒、寒颤的宝宝,如果宝宝手脚冰凉、全身发抖,要停止使用。
体温低于38.5℃时,可以不用退热药,采用物理降温。体温超过38.5℃,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退热药,通常每次服药间隔4-6小时。
室内空气要流通,环境温度要适宜。
适当喝水帮助发汗。水具有调节体温的功能,可使体温下降并补充患儿体内流失的水分。
晚上孩子出现高热或超高热,伴有精神差、少尿、抽搐、呼吸困难等情况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