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新闻检索
往期回顾
您现在的位置:第95期 -> 第三版 -> 新闻内容
既是护士 更是勇士——直击娄底市中心医院负压病房里的ICU护士
新闻作者:董昉 素凤刘 紫寒   发布时间:2020-03-13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正因为他们是持证的专科护士、医院最有经验的重症护理团队,所以,对于娄底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ICU)的护士来说,最危险的任务、最沉重的责任,往往都落在了他们肩上。无论是面对重症手足口患儿、重症H7N9患者,还是如今的危重新冠肺炎患者,他们都义无反顾、冲锋在前,被该院感染科负责人范勇称为在抗疫最前线“炸碉堡”的勇士们。


付颖杰在负压病房里工作

付颖杰:翻身是一场硬仗
1982年出生的付颖杰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付姐姐”,她是娄底市中心医院ICU开科的第一批专科护士。谁打不到针了,遇到棘手的难题了,只要喊一声“付姐姐”准能迎刃而解。
1月29日,正在上班的付颖杰接到ICU主任谢瑜的电话,说可能要去感染科支援。“我做好了心里准备,肯定是有重症病人需要我们了。一到感染科病房,看到谢瑜主任和李延超医生,还有我们ICU的护士李健和刘栋,我就什么都明白了,这不是一个普通的重症,可能要打一场硬仗。”
“不好意思,没有提前跟你商量,直接把你调过来了。你们来了,我就安心了。”对于这群总是无怨无悔跟着她冲锋陷阵的护理同仁,谢瑜内心充满了歉意。她知道,哪怕是再危险、再困难的地方,他们也一定会义无反顾。
当天晚上,这位从冷水江转过来的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由于呼吸衰竭,通过数小时的救治后,效果并不理想,便考虑采取俯卧位通气。看着全身插满各种管子的病人,付颖杰心里直打鼓,稍有操作不当,一旦气管脱落,病人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本来只需要半个小时的翻身,付颖杰和谢瑜、李延超用了近两个小时才完成。可是俯卧后患者鼻咽部的各种液体便不停流出,面部固定管子的胶布脱落了,胃管出来了,气管导管松动了……病人一直处于躁动状态,给他们的处理又带来了难度。
还好平时在ICU锻炼出了良好的默契,李延超赶紧扶住气管导管,付颖杰则负责固定各种管子,谢瑜立即为病人注射镇静剂……
“一个晚班下来,我感觉骨头都要散架了,这是上班以来最累的一个班了。后面的几天,在负压病房的八个小时,我都是靠毅力坚持下来的……”


脱下防护服,全身湿透的刘栋

刘栋:难不倒的男护士
三十八道程序,十四次手消毒,这是刘栋每次穿脱全套防护服时必须严格遵守的流程,从耗时半小时到十五分钟就能完成,不过花了三天时间。
作为为数不多的男护士,刘栋2010年进入娄底市中心医院,在工作强度极大的重症医学科(ICU)已经工作十年了,“我是男同志,力气大,比较能扛,遇到紧急情况就应该先上,难不倒我的。”刘栋笑着说。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以来,刘栋确实当先站上第一线。危重病人一到医院,刘栋便进入了全力抢救的ICU团队。作为高传染性疾病,新冠肺炎可以通过呼吸道和粪口传播,再加上患者平时一般都处在深镇静状态,身材较胖,给护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每次出入负压病房,刘栋都会因为穿脱防护服热出一身大汗,又因为防护物资紧张,每次刘栋都想着多完成些护理工作,只能靠毅力坚持六小时、八小时、甚至将近十个小时。因呼吸困难,患者切开气道安上了呼吸机,最多的时候一天要吸痰十来次,无处不在的气溶胶大大增加了感染风险。同时,作为患者粪便、分泌物的直接接触者,刘栋坦言:“说不怕是骗人的。”
日常工作强度极高,但更让刘栋难熬的是精神上的压力。“省里下了指示,必须全力救治危重病例,确保生存,但患者病情反复而且严重,我们真的是竭尽所能。”再加上负压病房狭窄压抑,为了避免传染,刘栋吃住都在医院安排的宾馆,已经很久没有见过家人了。
困境并没有消磨掉刘栋的乐观和斗志,“医院领导都很关心我们,社会各界人士也挺支持,送来了各种物资。”而在最艰难的时刻,是战友并肩,互相鼓励,支撑着彼此,刘栋感慨:“我们都说自己现在是舍命陪君子,不过我相信,再苦再累,总能看到希望。”


李健(左一)与指导工作的院长李红辉(右二)合影

李健:一个夜班吸痰9次
“一个夜班吸痰9次”,李健坦言,在负压病房熬过了人生中最难熬的一个夜班。
作为护理技术骨干,1月29日下午6点多,正准备下班的李健接到了护理部的通知,要求她立刻回家准备行李到感染科上班。接到命令后,李健来不及好好准备,吃了个囫囵饭,简单收拾洗漱物品就赶回了医院。
“我一进感染科病房,就看到同事们穿着防护服、戴着护目镜,全副武装地忙碌着,我知道这个夜班肯定非同寻常,将面对的也绝不是普通重患。”李健说道。在熟悉病人的相关情况后,她开始了自己人生从未有过的工作经历……
李健初见危重病人时,他已经进行过气管插管,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等指标依然不理想,这就给护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我的内心有些担心,不是担心自己被感染,而是担心自己没有足够的技能和经验去面对这近十个小时里可能发生的各种状况。”因为病情危重,病人痰液、粪便等分泌物特别多,一个晚上,李健一共处理了9次吸痰,5次大便。
“虽然插了很多管子,但叔叔还是有意识的,这个时候无论如何我都必须镇定,不能自乱阵脚,如果连我都慌了,叔叔肯定也会感到恐惧,这样一来就非常不利于治疗。所以,我一边单手操作给他吸痰,一边对叔叔说不要紧张,请配合我完成,都会好起来的。”沉着冷静的李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危重患者又平安度过了一晚。
有了负压病房的第一次夜班经历后,李健觉得自己成长进步了,再来几个夜班她也不会担心了。下班后,她安心地回到临时住所,放松休息,总结思考,爱学习的她在日记里这样写道:“每一天向专家、老师们及时反馈患者情况,发现问题,尽可能妥善解决,与医生默契配合,最大程度地改善患者情况,在克服自身极度不舒适的情况下,竭尽所能做好患者的护理和治疗。每一天在微信群内看各位专家、老师们探讨病情、分析病例,让我的临床思维得到拓展,学到不一样的东西……”
疫情肆虐,然而坚守在负压病房里的日日夜夜,却从未令这些可爱的人们退缩。对于生命,他们心存敬畏;对于工作,他们敬业奉献;对于未来,他们满怀希望:“只有我们撑下来了,后面的人才更有信心。我们做好了持久作战的准备,缺人、缺设备、缺经验的那段最难熬的时间已经过去,我们相信,以后一定会越来越好!”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娄底市中心医院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技术支持:娄底市国联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 备案号:湘ICP备1101848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