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2019年屹立世界之林,无数风雨历程,几经沧桑几经险阻,这片土地是新中国自强的见证,曾几何时,风云突起,内忧外患,现在皆已平安度过。放眼如今,中国经济蓬勃发展,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从百业待兴到“中国梦”的传承,无数的力量汇聚一起,各行各业百花齐放、欣欣向荣,共同为中国梦献出自己的力量。
从新生到复兴,“中国梦”就是医学复兴之梦。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许许多多的医学伟人不断摸索前进,推进了祖国医学的发展。其中无数的文字记载了中国医学的成就,当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相互交融后,我们得到的是新的突破!屠呦呦老师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她研制的新型抗疟疾药物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患者的生命。而我们普通的医务工作人员,秉承了“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理念,用自己的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去面对每一位病人,尽可能地守护人们的生命。我们尽力量维护医疗行业的荣誉和高尚传统,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充分发扬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的作风,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救死扶伤的工作中,自觉做中国梦的参与者、实践者。我们以“厚德、尚学、精医、济世”为画笔,描绘出属于医学工作者的中国梦。同时保持一个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正确的政治观点,坚定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使自己的政治理论素养不断得到提升。
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作为医务工作者,更是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廉洁工作,永葆队伍和自身的纯洁,只有这样才能以更加坚定的信心不断把党风廉政建设引向深入。
“台阶是一层一层筑起的,目前的现实是未来理想的基础。只想将来,不从近处现实着手,就没有基础,就会流于幻想。”这是徐特立的一句名言,也是我的行为准则。作为一名神经内科的医生,我心中非常清楚,这个岗位职责是沉重的,这是一种使命也是一份荣耀。无论是在何处,我始终坚持用脚踏实地的工匠精神和谨言慎行的态度来严格要求自己,避免由于个人的疏忽造成工作上的损失和不良影响。多想工作,少论得失,遵循诚实待人,严于律己。还记得多年前,从踏入医学校门起,老师就谆谆告诫我们:医学是永无止境的科学,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必须从现在开始不停地学习专业知识,让自己的基础更加扎实!但是我更希望你们成为一个有高尚医德的人,因为医德才是一个医生最根本的素质!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现在我终于理解了老师说的医德具体是什么,那就是“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这就是新时代的医德医风。
作为一名神经内科医生,我热情接待每一位前来就诊的患者,坚守自己最初的从医诺言,严格要求自己,不骄傲自满,尊重领导,团结同事,相互学习,共同提高,遵守医院各项纪律,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得到了领导、同事和患者的认可,多次获得了医院“劳动标兵”“最美医生”等荣誉称号。在日常的工作中,耐心做好医患沟通,待病人如亲人,从无差错事故的发生。我严格按照上级下达的工作要求,认真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指标和计划。
众所周知,医生的工作是非常繁忙的,稍不留神,可能一个家庭的幸福就毁于一旦,因此医生需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完成自己的工作。详细问诊,检查全面而不过度,尽心尽力为每一位患者解除疾病的侵扰。在工作中,我能够保持一贯认真负责的态度,做好医疗工作,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不断加强业务理论学习。现在学习途径也更加的方便和快捷,经常参加各种学术会议与进修学习,极大地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将理论融入到攻克神经内科疾病的治疗中,始终坚持用新的理论技术指导业务工作,从而使自己能够熟练掌握多种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处理技术。工作中能严格执行核心制度、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认真负责地对待每一位病人,最大程度上避免误诊误治的发生。
以病人为中心,视病人为亲人。这就是我作为一个医生一贯以来的风格,这让我在救死扶伤的平凡岗位上,能够时刻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平等、负责地对待每一位患者。
虽然已经从业多年,但我深知,就医学这门学科而言,我还只是一个小学生,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知识。在以后的道路中,我会不断加强理论修养,并且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以后的工作中,让工作更加完善,同时也会重点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增强改革创新意识,做到对上级要尊重,对同事要多沟通,增强积极性,以自己良好的形象和表率作用影响身边的人。
时代轮转,风雨走过,当祖国母亲迎来她七十岁的生辰,作为一名医疗工作者,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愿全身心继承先辈遗风,抵制靡靡之音和享乐主义,一心献身医疗建设,站在历史的潮头,守护时代,守护人民,守护中国梦,愿自己不负众望,用毕生所学,服务好我的每一位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