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手、显微外科成功实施高难度血管造瘘术
“20年前,我得了尿毒症,靠透析维持生命。这次死神向我发起了严峻的挑战,堵死了我做血透的血管通道。本已经跟省城大医院的专家约好接受人造血管造瘘手术,可在中心医院37病室(小儿骨科、手外科、显微外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下,不仅挽救了我自身的血管,让我重获新生,而且治疗费用还比省城少了4万元,真是不知如何表达我内心的感激之情了。”70岁的付爷爷谈起自己的求医之路,老泪纵横。
七旬老人坚持透析20年,血管堵塞危在旦夕
20年前,家住娄底的付爷爷不幸身患尿毒症。从确诊那一天开始,付老就坚持定期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尽管这20年来付爷爷饱受病痛折磨、为维持透析四肢多处血管接受造瘘术、家庭经济负担沉重,但在家人的陪伴下还是平平安安的生活着。可就在今年5月,老人左前臂仅剩的唯一一根血管造瘘出现了假性动脉瘤并溃烂感染。
怎么办?如果唯一的血管都堵塞溃烂,那么老人的血透治疗不得不终止,勉强依靠临时通路治疗,已有20多年尿毒症病史的老人生命即将进入倒计时……
付老的家人四处打听,决定月底带老人去省城大医院接受人造血管造瘘术。尽管费用高昂,但除此之外,似乎并没有更好的救命之道。
就在此时,我院血液净化中心主任王清华对付爷爷的家人说:“其实,你们也可以不用去省城,咱们医院骨科是全省临床重点专科,通过外科手术可以达到同样的治疗效果,甚至更好。”付爷爷的家人和王主任是认识多年的老朋友了,因为透析效果好,对王主任也是格外信任。
带着最后一线希望,付爷爷转入了我院37病室(小儿骨科、手外科、显微外科)。
多科专家通力协作,尿毒症老人重获新生
我院37病室(小儿骨科、手外科、显微外科)对付爷爷的病情高度重视,多次邀请血液净化中心、住院部B超室专家讨论制定治疗方案。专家们一直认为:因为老人假性动脉瘤溃烂合并感染,可以先行一期假性动脉瘤切除术,再行二期高位造瘘术或人造血管移植造瘘术。
今年5月,在麻醉科、手术室的通力配合下,我院37病室显微外科学组专家团队为付爷爷实施手术。考虑到病人高龄,多次手术创伤及麻醉风险较大,费用也会明显增加,专家们在术中再次仔细探查血管情况,与患者本人和家属商议后,决定将假性血管瘤溃疡切除和经床旁彩色多普勒B超引导下高位桡动脉-正中静脉造瘘术一次完成。术中,专家们发现付爷爷桡动脉长段粥样硬化,游离并取出长约7厘米管型沉积物,2小时后顺利完成桡动脉-正中静脉造瘘。
术后,在37病室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付爷爷恢复情况良好,并于术后十六天完成拆线,顺利出院。出院前,由血液净化中心王清华主任、住院部B超室刘向阳主任、金泽宏副主任、37病室手、显微外科学组组长姚京辉等组成的专家团队共同完成B超下造瘘后效果评估,造瘘血管通畅,血流量充沛,血管震颤明显,造瘘效果达到优等。
最后的救命血管被打通,付爷爷和他的家人难掩心中的激动和喜悦。再次回到血液净化中心接受血透治疗时,他自豪地对其他尿毒症病友说:“中心医院技术了得,血管堵了找他们就好!”
据王清华主任介绍:针对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维持性(永久性)血管通路首选为动静脉内瘘,理想的血管通路在血透时应有足够的血流量,穿刺方便,持久耐用,各种并发症少。但是,永久性的动静脉内瘘也不是永久能使用的,通常寿命只有5-10年。随着反复穿刺和血管条件的改变,通路形成栓塞,破溃,假性动脉瘤,血流量不达标等情况逐渐出现。在不能再通的情况下,只能选择更换部位进行造瘘甚至采用人造血管替代。
“高额的透析费已经压得尿毒症患者喘不过气来,如果选择人造血管,不仅费用高,而且还有可能存在排异反应,我们显微外科医生可以为患者实施相应的血管再通、高位血管造瘘等手术,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实现良好的治疗效果。”姚京辉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