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新闻检索
往期回顾
您现在的位置:第61期 -> 第八版 -> 新闻内容
母亲老茧手中那把锄头
新闻作者:质控科 贺锦花  发布时间:2017-05-13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八十七岁的老母亲从县医院出院,一进家门,就满屋子转来转去。我请她到灶屋的电炉旁安心休息,但不到半小时,却不见了身影,凳子还没坐热,就到哪去了呢?
侄女说:“奶奶每次回家,先到鸡圈喂鸡再去菜园。”这倒提醒了我,穿过荆棘丛生的小路,赶到菜园,果真见到了老娘。
眼前那熟悉而又陌生的场景,我即兴奋又心焦:菜土中,绿油油的萝卜、小白菜、玉米正抢着春光,一个劲地探着头往上长,土坑边的菜篮子装满了莴笋、白菜苔,里面插着一把弯弯的镰刀,老娘双手正挥动着锄头,口中念念有词:死杂草,长得这么快!我环顾菜地四周,视线全被密密的荆棘、杂草和七零八乱的小树挡住。老娘的菜园尤如嵌套在茅草荒野中的一块翡翠。
“娘,刚出院,别又感冒了,快回家吧,这杂草明天我来锄。”我抢过老娘手中的锄头,提着菜篮子,硬拉着那苍老而粗糙的手往回走。
回家路上,老娘还在不停地念叨着:
“有块土我打算种豆子,你弟弟硬是插了好多树苗,不准我再种地。”
“现在年轻人都不种地,您都快九十岁了,早该丢下锄头,安心休息了呀!”这话,我不知说过几十遍了。
“变个人就是做事的,做不死,累不死,就是懒得死,你看,荒了好多土,好可惜呀!”这话,老娘也不知说过几十遍了。
回到家,老娘熟练地将锄头倚在墙角,脱下泥泥的鞋子,倒水洗手。我帮着递擦手毛巾。就在老娘接过毛巾的一霎那,见老娘手指多处缠着胶布,粗硬的十指尤如老胡萝卜,手掌老茧又厚又硬。我的眼泪忍不住夺眶而出。
吃过晚饭,连电视都懒得看,老娘便早早睡了。我也上了老娘的床,倚靠在娘的枕头边,摸着老娘那双布满老茧的手,望着门角落那一把把锄头、钯头,眼前浮现出父母亲勤劳俭朴几十年的一幕幕场景。
记得小时候,家徒四壁,只有一桌两床三锅一破土砖屋。父母亲全靠一双茧手、两把锄头,起早贪黑地在地里挖来刨去,养活那八口之家。在我读四年级那年,建起了当年村里唯一的一个叫“远见堂”的新院子,有了六间新瓦房。
当儿女读书偷懒之时,母亲总是带着我们扛着锄头,到地里去跟她学锄草;田边土坑的杂草锄得精光,我们心里那些懒惰的杂草呀,也神奇地消失;从此,我们姊妹心无杂念地读着书,父母扛着那两把锃亮的锄头,目送三女一儿走出大山,跨进高校大门,走向诗的远方。
现在生活富裕,儿孙满堂,不再靠那锄头养家糊口。只是父亲已辞世八年,老娘还是一如既往,年年月月用那布满老茧的双手,高高地扬起那把缺角却仍锃亮的锄头,为我们在外的姊妹,储蓄源源不断的绿色,牵引绵绵不绝的温情。
风风雨雨几十年来,锄头在老娘那布满老茧的手中舞着苍劲,舞着艰辛,舞着勤劳与俭朴;手上那厚厚的老茧,让锄头写着岁月,写着沧桑,写着智慧与幸福,写满了充实的人生。
我总琢磨着:对耄耋之年的母亲来说,她那把一辈子都没丢开的锄头,到底意味着什么?老娘早就告诉过我:人再穷,只要有勤劳的双手,就什么都会有;人再富,只要一停下来,就会坐吃山空;劳动者只要能动,就不会歇下双手。
老娘那把锃亮的锄头,不仅仅是用于养家糊口,更是在为我们心灵的荒山披荆斩棘;在精心耕耘着那勤劳朴实的精神家园;在为我们传承着那生命不息,劳作不止的劳动人民本色!
噢,千万别忘了,明天我得扛着老娘的锄头,去那菜园……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娄底市中心医院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技术支持:娄底市国联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 备案号:湘ICP备1101848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