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手术创伤的打击,精神和体力的消耗,患者手术后一般会选择静卧休息,甚至害怕起床活动会影响伤口愈合。其实不然,对于病人来说,早期活动可促进身体的康复,使机体各系统能保持良好的状态,是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手段。
早期活动的好处:
早期活动可增加病人的肺活量,由于促进了呼吸,增强了肺的扩张,可减少肺炎肺不张的发生;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伤口愈合;防止下肢静脉淤血,避免发生血栓;避免因肌肉不活动导致肌肉萎缩;促进胃肠蠕动,促进胃肠道气体排出,减轻腹胀和便秘;促进膀胱功能恢复,避免排尿困难。另外,活动后可以增加病人的食欲,利于身心健康。
早期活动的方法:
早期活动分为早期床上活动和起床活动。
床上活动包括:深呼吸运动、四肢屈曲、伸直活动和抬腿、抬臀;护士和家属还可协助翻身叩背,这样即能预防皮肤压疮,也利于呼吸道痰液排出。
早期起床活动可根据病人的病情及耐受程度逐步进行。休克、心力衰竭、出血、极度衰弱者及实施特殊固定、禁止活动的病人,都不强调早期离床活动。如果血压稳定,手术无禁忌者,可先取半卧位,术后次日在医护人员的协助下扶坐床沿,若情况良好,可逐渐增加活动范围和活动量。
初次下床时,要注意病人的面色、脉搏、呼吸和血压,要防止病人突然站立而出现头晕。要从坐起、扶床站立、扶床行走过渡到室内缓步行走。
早期下床活动要掌握循序渐进的原则,不可操之过急。如果在开始阶段,病人倦怠,迫切要求安静休息,此时就不可过分强调下床活动,要根据每个病人的病情、手术情况、年龄来指导病人的术后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