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工拇指被锯断,专家妙手成功再植
今年三月,一位外地来娄底打工的装修工小王,在进行电锯作业的时候,右手拇指不慎被电锯锯断,手指与手掌完全分离。小王被紧急送往市中心医院。医院立即抽调骨科骨干医生组成手术团队,在完善相关术前准备后,由25病室(骨科)主治医师姚京辉主刀,为伤者进行断指再植手术。
无影灯下,清创、启动手术显微镜、定位神经血管、对接固定骨骼、修复伸指屈指肌腱、吻合神经、接通血管……整个手术过程耗时三个半小时,其中,耗时最长、难度最大的就是血管的缝合,三根粗细只有0.3毫米的动静脉血管,需在显微镜下用肉眼几乎不可见的丝线缝合5针进行吻合,重新恢复血液的循环。经过手术医师、麻醉医师争分夺秒的奋战,小王的手指终于成功再植。今年三月,一位外地来娄底打工的装修工小王,在进行电锯作业的时候,右手拇指不慎被电锯锯断,手指与手掌完全分离。小王被紧急送往市中心医院。医院立即抽调骨科骨干医生组成手术团队,在完善相关术前准备后,由25病室(骨科)主治医师姚京辉主刀,为伤者进行断指再植手术。
出院前,小王感激地说:“受伤后有人劝我去长沙大医院做手术,我还是选择了相信市中心医院,这里能做而且做得更好,为什么要舍近求远呢?”
女工拇指受伤求医无望 ,新技术让“废指”重获知觉
从事精密手工工作的新化姑娘小刘提起失而复得的拇指,无不激动兴奋。原来,三个月前,小刘工作时不慎将右手拇指划伤,拇指指腹的软组织完全缺失,右手拇指成了“废指”。心急如焚的她四处求医,都被告知必须采用腹部皮肤重建或者将手指缩短,不仅住院时间长、手术次数多,而且术后可能出现手指臃肿、重建手指皮肤没有知觉、手指弯曲功能差等问题,小刘只能望“指”兴叹。
“家境并不富裕,还有1岁的孩子要照顾,手不能像以前那样工作了,我可怎么办啊?”的确,对于从事手工工作的小刘来说,手部残疾不仅仅意味着丧失劳动能力,还可能使一个家庭陷入困境。绝望无助的小刘经多方打听得知市中心医院骨科可以采用新的手术方法,于是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来到25病室(骨科)求医。刚从全国最好的骨科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专门进修了显微手足外科新技术的主治医师姚京辉了解了小刘的情况后,为她实施了重建感觉的手部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用小刘的拇指旁手背皮肤设计皮瓣,然后重建到拇指软组织缺失处。术后14天,小刘康复出院。术后3个月小刘到医院复查,她的手指运动、感觉、外形几乎完全恢复。小刘激动地说道:“手指皮肤又有知觉啦,我的生活又有了新的希望!”
与传统的手术相比,市中心医院骨科显微手足外科开展的手指软组织缺失,逆行岛状带神经血管皮瓣在挽救患指长度、重建术后手指外形、减少住院时间及手术次数、重建患指感觉功能等方面有着极大的优势。该院已经成功开展多例手部逆行岛状带神经血管皮瓣修复术,术后效果理想,患者满意度高。
据悉,市中心医院骨科是湖南省临床重点专科、湖南省骨关节临床医疗技术示范基地、全市骨科治疗中心,在市政协副主席、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骨科博士肖扬教授的带领下,该科各项技术取得长足的发展,大骨科已发展成关节外科、创伤外科、脊柱外科、显微手足外科、骨科康复科等7个病区,住院病人数量居全省前列,专业技术水平和整体综合实力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通过数十年的发展,该科的重要分支——显微手足外科断肢、断掌、断指(趾)再植技术及各种游离皮瓣移植术已相当成熟,具备再植条件的手术成功率非常高。同时,显微手足外科技术也不断拓展创新,其中“甲板替代无覆盖游离断层甲床修复甲床缺损手术”为独创并在《中华手外科杂志》发表,月骨切除+掌长肌腱填塞治疗手舟骨缺血坏死、股方肌带骨瓣移植治疗陈旧性股骨颈骨折、扩创+VSD+转移肌皮瓣修复治疗慢性骨髓炎、手部肿瘤、先天或后天手足畸形、神经损伤后功能重建、Herbert螺钉治疗手舟骨骨折及舟骨骨坏死、微型外固定架治疗手指关节周围骨折等微创手术均获得良好效果。
(原载《娄底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