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8日,在妈妈肚中才呆了6个多月的天佑宝宝迫不及待地想出来看看新世界,可是,早产的他一只脚还没在地球上踩稳,另一只脚却踏在了“鬼门关”上。26周胎龄,670克超低体重,体型还不到成人手掌大小,脏器发育尚未成熟,不能自主呼吸,不能吃奶……这一系列的问题注定了小天佑一来到这个世界就必须承受非一般的苦难。然而,116天后,谁都没有想到这个折翼的天使还能健康地回到父母的怀抱。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16天里,我院新生儿科的医务人员为他付出的心血可想而知。2月11日,天佑出院回家这天,他的父母做梦也没想到还能再次如此真实地怀抱自己的孩子,看着怀里安静的宝宝,母亲曾女士泪流满面。 “巴掌宝宝” 体重仅670克
家住新化的曾女士于2014年2月生下了第二个女儿,可女儿才两个月大,曾女士又怀孕了,连续生了两个女孩的她,带着公婆和丈夫的期望,决定冒着风险再生下这胎,只希望再生个男孩。
2014年8月,怀孕四个月后,曾女士到新化当地医院接受B超检查,“是双胞胎。”从医生口中听到这个消息时,夫妻俩喜出望外。可尽管万分爱护,怀孕26周时,曾女士还是出现了早产迹象。2014年10月28日,在新化当地医院两个儿子接连出生,大儿子出生不久便夭折,小儿子还有微弱的生命迹象,尽管在妈妈的肚子里面共同生活了6个多月,可他却再也没有机会见到哥哥了。
在医学上,一般而言,28—37周才可称得上是早产儿,曾女士的孩子才26周大,甚至连早产儿都算不上,670克的超低体重,让他看起来和其他宝宝很不一样,身体各项评分均不达标,面色青紫,哭声微弱,全身呈半透明状,皮下血管清晰可见,整个身体不到成人的巴掌大小,四肢只有成人的一根手指头那么大,大家为他取名“巴掌宝宝”。
这样的孩子让亲友们都犯愁了,大家都劝曾女士夫妻放弃,实在太小、太脆弱了,自己不会呼吸也不会吃,能不能救活是个问题,就算救活了,以后会不会有后遗症?会不会再出现其他问题?
面对亲友的劝说,曾女士一家却始终坚定一个信念:即使倾家荡产也要救活他。听说我院新生儿科是全市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技术力量最强的新生儿专科,曾经抢救过很多个体重780—1000克的超低体重早产儿,宝宝的父亲赶忙将他从新化的医院转到了我院新生儿科。
“巴掌宝宝”成了医院的“VIP病人”
由于“巴掌宝宝”情况特殊,一来到我院新生儿科,该科主任王淑莲教授便特别重视,为了保证救治的成功率和降低感染,王淑莲把他单独安排到了一个单间病房里,并专门派了一个副主任医师王燎原来一对一对其进行专门治疗,曾艳护士长也为他安排了四个护士,全天24小时不间断地轮班守护。
“巴掌宝宝”一出生就患有新生儿肺透明膜病、肺出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新生儿脑病等,他弱弱地躺在保温箱里,全身插满了各种管子,他需要在这里闯过呼吸关、感染关、贫血关、出血关、黄疸关等一道道生命难关。他自己无法呼吸,需要靠呼吸机来维持;也不具备吸吮能力,没法吃奶,只能通过静脉输入营养液的方式来满足生长需要。刚开始时,他的生命体征极其不稳定,护士的眼睛一刻也不能离开,医生们随时准备对他进行抢救。为了降低感染率,医护人员们每天都是用开水自然摊凉成温水后再为他洗澡。
11月22日,娄底市医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在我院召开时,王淑莲还特意邀请前来参会的省城各大医院专家来为“巴掌宝宝”会诊,专家们对医生的治疗方案和新生儿科为他所提供的“VIP”服务竖起了大拇指。
取名“天佑” 盼宝宝茁壮成长
住院期间,父亲为宝宝取了个名字——天佑,希望他能承天庇佑,跨过眼前的难关,健康快乐地茁壮成长,这是父母对他最迫切的期待和最诚挚的祈祷。
还好,功夫不负苦心人,在新生儿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巴掌宝宝”终于可以自己吞下几滴奶了,宝宝的每一点成长和进步都让医护人员欣喜不已。慢慢地,5毫升、10毫升、20毫升……宝宝的食量逐渐加大了。尽管能吃点奶了,可速度却慢得惊人,20毫升的奶,护士要喂40分钟,可为了锻炼他的吸吮能力,他们必须耐心地等他一滴一滴慢慢喝完。同时,宝宝的体重也在呈逐渐上升趋势。
在新生儿科住了116天后,天佑能自主呼吸了,食量也上升到了50毫升,体重由原来的670克增加到了2925克,其他身体指标接近正常。2015年2月11日这天,父母早早地就来到了我院新生儿科,能再次真实地将宝宝抱在怀里,曾女士激动得泪流满面,天佑的父亲则不停地对医务人员拱手道谢。
在我院生活的这116天,也许不会存在于小天佑的记忆中,可它却是我院新生儿科医务人员最难忘的一段时光,也是天佑父母生命中最煎熬的时光。是医务人员的不懈努力、父母的不断坚持、天佑自身超强的生命力,共同创造了生命奇迹。 (刘素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