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常因为一动就喘,所以不太喜欢运动。事实上,运动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很重要。慢阻肺患者进行运动锻炼时,要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运动方式,锻炼强度、时间及运动量宜从小开始,量力而行,逐渐增强运动耐受能力。
在开始锻炼时,以慢步行走为主,以不出现气短为度。每次坚持5~10分钟,每日4~5次。逐渐适应后,可将锻炼时间延长至每次20~30分钟,每日3~4次。锻炼方式也可逐渐过渡到慢跑、登梯、踏车、家务、太极拳、广播体操、呼吸操、气功等。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且简单有效的呼吸锻炼方法,不受空间限制,很适合冬季不敢外出锻炼的患者。
一、腹式呼吸:可锻炼呼吸肌力量和协调性。其要领是:
1.体位:可取卧位、半卧位、坐位等各种体位。
2.姿势:一手放在腹部,另一手放在胸部。
3.吸气时自觉地鼓起腹部,尽量用腹部肌肉推动放在腹部的手向前移动;呼气时放在腹部的手稍用力,帮助腹部恢复原位。放在胸部的手用于感受胸部起伏。
4.呼吸节律和频率:呼吸需按节律进行,吸与呼之比为1:2或1:3为宜。尽量每分钟呼吸7—8次左右。每日锻炼3次,每次10—15分钟。
二、缩唇呼吸:
目的是防止小气道塌陷,尽量将肺内气体排出。方法:吸气时用鼻子,呼气时将嘴唇缩起成“吹口哨”状,从而施加一定得呼吸阻力,呼气要慢而长,吸气和呼气比例可维持在1:2—1:4之间。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可以联合使用,效果更好。
三、快吸慢呼:
通过鼻腔快速吸气,可有效锻炼吸气肌力量。通过缓慢呼气,可以尽量排出肺内气体,呼气时也可以采用缩唇呼吸。
运动重在坚持,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后,心肺对日常活动的负荷能力就会不断提高,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10病室 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