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新闻检索
往期回顾
您现在的位置:第44期 -> 第三版 -> 新闻内容
彭福森:在读博士走向全国学术讲坛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15-12-05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2015年10月18日,第二届全国乳腺甲状腺外科新技术新进展学习班在美丽的星城长沙召开,来自全国近200家医院的400余名专家汇聚一堂,共同讨论乳腺甲状腺外科的前沿技术。一个年轻、清瘦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短短20分钟的发言赢得台下国内专家名医的阵阵掌声,无数赞许的目光投向台上这位淡定自若、谦虚谨慎的小伙子。他是上台交流的讲者中年纪最小、职称最低、也是唯一一个受邀参加此次全国学术会议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生。他就是——娄底市中心医院八病室(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治医师、在读博士彭福森。
  一种信念,心宽无处不桃源
  1981年10月,彭福森出生于新化县白溪镇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乡镇卫生院的医生。在缺医少药的贫困山村,身着白大褂的父亲几十年如一日辛勤工作在这片热土,默默帮助了一个又一个村民。年幼时期的耳濡目染,治病救人的信念就像一颗种子悄悄种在彭福森的心底。
  1999年,彭福森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南华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当大多数初入校园的大学生还在调整状态、适应新的环境时,彭福森已经转变了角色,勤奋认真的学习。五年的专业学习不仅为他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更重要的是萌发了他为实现一名优秀的外科大夫而继续深造的决心。2004年,彭福森成功考取南华大学外科学硕士研究生。读研三年,让彭福森有更多的时间紧跟医学国际前沿;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临床上不同的病例和形形色色的病人。2007年,彭福森顺利通过考试,拿到了硕士毕业证书。
  在医药卫生人才招聘会上,彭福森被浙江某大型三甲医院的招聘人员一眼相中,并成功录用。尽管只是短短的几个月,但这个勤快好学、有责任心的湖南伢子赢得了医院同事和病友的一致好评。念及千里之外的亲人,彭福森婉言谢绝了医院的挽留,决定回老家娄底。“因为辞职,我还被罚了3000元违约金。刚刚工作还没开始赚钱,就把仅有的一点积蓄拿出去了。”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彭福森不禁笑着说。“湖南整体医疗水平不及江浙沿海,但我坚信,只要心存信念,无论身在何处,都能实现梦想。”
  心宽无处不桃源。2007年年底,彭福森回到娄底,成功应聘到娄底市中心医院,并被时任八病室主任的杜友红副院长看中,将彭福森争取到八病室(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工作。
  一份执着,勇于创新露锋芒
  2013年6月,彭福森所在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组与普外科、口腔科、麻醉科等多科专家密切合作,共同为60岁的游大爷实施了我市首例游离带血管蒂空肠移植代食管及下咽术。此次高难度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我市在下咽、喉和颈段食管癌的治疗上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2015年3月,由彭福森主刀,成功为46岁的彭女士实施了全省首例3D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这是该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自开展腔镜甲状腺微创手术以来又一创举,开启了我省颈部腔镜外科3D手术操作的全新时代;
  2015年9月,由彭福森主刀,成功为40岁的邹女士实施了全国仅有少数几家医院能够开展的经口腔前庭(即口腔内,下唇与牙齿之间)切除甲状腺肿物手术,做到术后体表皮肤完全无疤痕,标志着我市甲状腺手术真正步入“无痕时代”;
  ……
  短短数年间,刻苦勤奋、勇于创新的彭福森在娄底市中心医院副院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首席专家、主任医师杜友红教授的指导下飞速成长,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医学难题,实现了一个又一个“全市首例”、“省内先进”,在头颈肿瘤外科、显微外科及颈部腔镜微创外科方面有独到的造诣,先后完成了甲状腺癌、喉癌、下咽癌、鼻腔鼻窦癌、舌癌、口颊癌、牙龈癌、口底癌、颈段食管癌等的根治性手术,并成功完成带血管蒂游离股前外侧皮瓣、游离前臂皮瓣、游离带腓骨肌皮瓣、游离髂骨肌瓣、游离空肠瓣等自体移植进行口腔颌面颈部癌根治术后缺损的一期修复重建手术。在腔镜微创外科方面相继开展了腔镜下胸乳径路、锁骨下径路、腋窝径路、口腔前庭径路等三孔或单孔甲状腺腺叶部分切除、甲状腺腺叶切除、甲状腺全切、甲状腺癌根治、甲状舌骨囊肿切除、颌下腺腺叶切除、颈部淋巴结清扫术等,多项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全省青年医师手术秀PK大赛中,由彭福森主刀的全腔镜下颌下腺及肿瘤切除术荣获三等奖。
  彭福森在耳鼻喉头颈外科专业上的种种突破迅速引起了同行的关注,省内多家医院的医生都慕名前来看他做手术,学习新技术。大家将彭福森的手术现场照片发到微信圈里,同行们纷纷点赞,竖起大拇指。
  取得成就的背后是异于常人的付出。彭福森早已把医院当家,常常24小时奔走于八病室(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和手术室之间,每个月做60余台手术,吃个囫囵饭、睡个囫囵觉都十分难得。偶尔有宝贵的休息时间,他就乘车去自己读博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在解剖室里一呆就是一整天。同为医生的妻子非常理解和支持彭福森,尽管自己也工作繁忙,但仍然辛苦的照顾好家庭和不满三岁的儿子,让丈夫能无后顾之忧,全身心的投入到他心爱的事业中去。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彭福森多次赴省内大医院进修学习,在繁重的临床工作之余抓紧点滴的时间钻研专业知识,于2013年成功考取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博士研究生。同时,彭福森还负责着科内多项科研课题的申报和论文的撰写。截至目前,由他参与申报的省级科研课题5项、市级科研课题5项;由他作为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共计6篇,其中SCI1篇、中文核心期刊1篇、国家级刊物4篇,值得提出的是SCI收录的论文影响因子高达2.79,研究成果影响力可见一斑。
  一怀善念,仁心慈爱待病人
  古人云:“笃学尚行,止于至善”,是为学之道、为事之道、为人之道三者的有机结合。这句话用来形容彭福森十分贴切,他就是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做学问,以宽厚仁慈的心对待病人。
  回忆起两年前的那场手术,涟源市石马镇的游大爷不禁再一次为彭福森竖起了大拇指,感谢地说道:“多亏了彭医生,不仅医术高明救了我的命,而且在我住院期间对我细心照顾,比亲人还亲。”
  原来2013年4月,游大爷他发现自己喉咙疼痛,并且伴随有进食梗阻感。以为感染风寒的他吃了几天感冒药后,情况并无好转。于是,儿女们陪着游大爷去长沙检查,结果却让全家人陷入悲痛。老人得的是下咽及颈段食管癌,手术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老人的儿女觉得在省城大医院做手术放心,可老人却因为经济拮据坚持回娄底市中心医院治疗。
  入院后,彭福森为游大爷完善了相关检查,初步诊断为“下咽、颈段食管癌”。尽管该院此前已做过多例下咽癌根治术,可游大爷所患癌症的范围已延及颈道食管,除了要进行下咽及全喉切除外,还要切除颈段食管。下咽及食管切除后,老人今后如何进食?如何进行下咽及食管的修复和重建?
  尽管面临种种困难,但彭福森觉得不能辜负老人和他子女们的信任,必须在确保手术安全的情况下勇敢地进行尝试。针对老人复杂的病情,彭福森向杜友红教授汇报,进而得到了市政协副主席、市中心医院院长肖扬教授的全力支持,要求医务科组织普外科、口腔科、麻醉科、胸外科、重症医学科(ICU)、手术室等科室专家对此病例进行全院大会诊,针对术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制订了详细的手术方案,集中全院力量攻克这一技术难题。作为游大爷的管床医生,彭福森更是24小时守护在老人身旁,严密观察。为了得到家人的进一步配合,他把专业的医学知识变成通俗的语言,画图给家属解释手术步骤。
  2013年6月22日,市中心医院多科专家联手为游大爷实施了游离带血管蒂空肠移植代食管及下咽手术。经过8个多小时的连续奋战,老人的癌症部位被彻底根除,一截空肠取代了原来受癌细胞侵蚀的食管,当空肠血管和颈部血管吻合通畅后,连接于咽部与食管的空肠立刻恢复红润和蠕动,此时的彭福森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没有人知道,为了能顺利完成手术,彭福森已经连续一周住在科室里。
  “病人把命交给我就是对我最大的信任,我们必须用真心去对待他们,竭尽所能为他们排忧解难。”话语间,彭福森眼神坚定。
  一心感恩,志存高远攀高峰
  当彭福森从第二届全国乳腺甲状腺外科新技术新进展学习班的讲坛走下来时,他的导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副院长,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医学实验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耳鼻咽喉重大疾病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张欣教授发了一条微信给杜友红教授:“我为小彭感到骄傲和自豪。”短短的11个字,透露出张欣教授对彭福森深深的赞赏和无比的欣慰。
  “记得福森刚进我们科室时,他曾对我表达过决心,一定要让咱们的技术达到省内一流,与国内同步的水平。现在看来,福森并没有失言,他用行动兑现了承诺。”杜友红教授回忆道。
  感恩是一种温暖的情感.是一种处世的智慧。一个懂得感恩的人,能始终保持一种追求阳光人生的精神状态,拥有一份乐观的人生哲学,从而全神贯注地融人工作,不断追求卓越。彭福森说,他的成长离不开医院,离不开医院的领导和科室的同事,离不开信任他的病人。“医院是个大家庭,我读博期间,市政协副主席、院长肖扬博士,院党委书记李劲松等医院领导在工作和学习上给予了我很多的支持和鼓励;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同事们在工作和生活上给了我很多的关心和帮助;还有病人的信任和肯定也让我非常感动,是他们给予我实现梦想、勇于探索、不断超越的信心和力量,让我能带着感恩的心去工作,在进步中收获快乐!”
  带着一种信念、一份执着,心怀一种善念、一份感恩,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勤奋好学、敢于创新的彭福森这颗娄底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界冉冉升起的新星将勇攀医学高峰,开创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更加美好的未来!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娄底市中心医院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技术支持:娄底市国联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 备案号:湘ICP备1101848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