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新闻检索
往期回顾
您现在的位置:第42期 -> 第八版 -> 新闻内容
回想那时读书难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15-10-14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34年前,我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山庄,在家排行老大,下有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一家六口人的生计全靠父亲卖苦力所得的微薄工资维持。6岁那年,我背上了母亲用黄色帆布缝制的小书包,怀着新奇和梦想,步入了人生的第一个求学驿站,开启了崭新的读书生涯。
  也许是穷怕了、苦怕了,从上学的第一天开始,长辈们就时常在耳边叮咛:“孩子,一定要好好读书,长大才有出息,才不会像我们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啊。”当时的我虽然不懂得很多的大道理,但从长辈们的殷殷嘱咐中,我明白农村的孩子要想改变命运,就一定得好好读书。望着含辛茹苦的父母,看着贫穷落魄的家境,小小年纪的我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发奋读书,将来考个好学校,早日从农村里飞出去……
  此时,读书对我来说不仅是一种美好的憧憬,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然而,那时的“读书”仅仅限于对教科书的学习,直到小学四年级,有一天老师给我们发了一本精美的《小溪流》,把书捧在手心里,闻着淡淡的墨香,读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我欣喜地发现课外书原来是这么的精彩。
  有了这次读书体验,我对课外书籍有了强烈的向往。但当时条件十分有限,书的来源除了《小溪流》外,就是几本小人书、故事会,书的种类很少,往往一本书由于传读的人较多,书本翻来翻去都变成了“油渣”。 一天,同村一个家境较好的伙伴很兴奋地跟我说她父亲带她去城里买书,问我也去不,据说那书店很大、书很多。我在脑海中想象着城里书店的模样,可终究只有空想的份。“去干嘛,学好老师教的东西就可以了,那些空书不要看,浪费钱!”母亲严厉的话语打消了我所有的美梦。是啊,家里穷得连解决温饱问题都有困难,哪还有钱给我买课外书啊!
  直到现在,我都没明白,那时母亲的思想里是真的认为读课外书没有用处,还是因为家里实在太寒酸,或是两者都有之?即便是这样,我也没敢怪母亲,要养活四个儿女,她和父亲都不容易。为了能借到伙伴的课外书,我极力讨好她,一起放牛的时候我帮她看着点,打猪草时给她分一点,写作业时给她抄一点。伙伴被我的行为感动了,只要有新书等自己看完后就会第一时间借给我。虽然要想尽法子去讨好她,但我乐此不疲。
  参加工作以后,我终于有余钱买书了,虽然工资不高,但想买一本好书还是绰绰有余的,但此时的我对书的热爱却远远不如从前了,繁忙的护理工作,枯燥的专业考试,似乎压得我喘不过气来,上班回家后很想看点书,可每次都有无数个借口为自己开脱。我时常在想,为什么当年没有的东西是那么的渴望得到,现在拥有了却不去好好珍惜呢?
  如今,看书学习的途径越来越广了,报刊、杂志、网络等应有尽有,每每看到儿子的书柜堆满了各种课外书时,我总是感慨万千:“宝贝,看你有多幸福,想要看什么书都可以买,不像妈妈小时候,家里穷没钱买书啊!”儿子听后似乎不太相信:“妈妈,小时候你家里这么穷啊,不过没关系,你现在读书也不迟啊,看我有这么多的书,都借给你看……”。
  儿子的一席话触动了我某根神经,书到用时方恨少,读书学习是一辈子的事,只要想读书,任何时候都不晚,时间也是可以挤出来的,可千万不要为自己找任何借口。“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且让读书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一种常态,伴随我们不断成长! (肖同权)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娄底市中心医院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技术支持:娄底市国联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 备案号:湘ICP备1101848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