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诊断
有些人在就诊时,已经对自己的病作了自我诊断,他们抱着可能患有某种疾病的想法,有时还综合其他的症状,自己臆造病情,这就容易干扰医生的诊断,甚至造成误诊。
忽视疾病
疾病的发展有一个从轻到重的过程,可有些人患病后,开始时症状可能很轻,对医生的话也听不进去,结果导致病情加重。如脑梗塞发生时,有些人的症状可能是轻微的言语不清、肢体无力,到第三四天时才发展到失语、完全瘫痪。医生劝病人要及时住院治疗,可病人认为不值得而放弃,结果数天后病情加重。
挑剔心理
有些人就诊时,总喜欢找自己喜欢的医生,或者是托人找熟悉的医生治病。在这些病人的头脑中,认为年轻的医生经验少、技术差,结果耽误了疾病的诊治。事实上,医生的技术和年龄不成正比,在诊治方面也不会出现熟人和非熟人技术不一样的情况。
频繁换医生
有些人治病心切,经一个医生治疗3天没见效,就认为医生诊断错了,急着换医生再诊断。事实上,有些疾病的好转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几天或十几天见效都是正常的。
疑惑心理
病人常对医生和药物产生疑惑,爱用怀疑的眼光看医生,经常表现出烦躁、恼怒和埋怨情绪,不愿意多谈病情。
轻视检查
有些人在患病后需要做些检查,甚至会根据病情的发展变化反复做同一检查。可有的病人抱着顽固观念,就诊时只希望通过自己的述说就想让医生把疾病弄清楚。如有的头痛病人首次就诊时,医生让病人做CT,病人会纠结CT到底能不能查出来;如果CT未见异常,病人会认为CT白做了。其实,如果CT未见异常,医生会诊断为神经性头痛或血管性头痛,治疗就简单;可如果CT检查出脑瘤,治疗就比较麻烦,而且需要更多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