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新闻检索
往期回顾
您现在的位置:第16期 -> 第八版 -> 新闻内容
冰与火之歌—临床医师感悟
新闻作者:骨科31病室 吴杰  发布时间:2013-08-13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有人曾说:科学家更多地付诸于理智,艺术家更多地倾注于感情,而医生则必须集冷静的理智和热烈的感情于一身。面对疾病,唯有冷静理智才能客观准确地分析病情;面对病人,唯有善良热情才能给他们带来温暖,与他们并肩作战,战胜病魔。
  2001年,我考入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就读于临床医学专业。开学时,全班30多名同学举起右手、庄严宣誓的一幕深深烙入我脑海,希波克拉底誓言也时常回荡在我耳边。经过五年的系统学习,我不仅仅掌握了临床医师最基本的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明白了“健康所系,生命相托”的意义,这句简单的誓言无时无刻不像一根“鞭子”鞭笞、激励着我在医学道路上执着前行。
  2006年,毕业后的我如愿以偿地回到家乡唯一的三甲医院工作,成为一名普通的外科医师。
  还记得那是2009年7月的一天,如火的太阳炙烤着大地,大街上行人车辆稀少,唯有医院120急救车奔驰而去。因为120急救中心接到电话,某小区一个失意的女孩准备跳楼,警察已在现场劝导。当时的我被派遣到120急救站工作,作为一名院前急救医师,我顾不上未吃完的中饭,立即跟随120急救车赶赴现场。“六层楼高,这纵身一跃,即使大难不死也是严重伤残啊!”我望着高楼上的女孩,心里嘀咕着。楼顶上站着不少警察,他们在耐心地劝导着轻生的女孩,可是女孩仍然无动于衷。我们120急救人员也在楼下等候着,做好一切应急措施,以防万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太阳晒伤了皮肤,汗水浸透了衣服。整整四个小时,我们就站在女孩能看见的地方,有个同事还差点中暑晕倒。尽管身体透支,但我们依旧不会放弃。因为我知道:医护人员在这,就能给女孩一点信心,一点安慰。我是多么渴望女孩能回心转意,重燃生命的希望啊。最终,女孩终于战胜了心魔,在警察的陪伴下走了下来。当她走出楼梯口时,我微笑着对她竖起了大拇指。烈日下等候的四个小时,是我难以忘怀的一段经历。生命诚可贵,没有什么比活着更好。
  2013年是我到骨科工作的第四个年头,在这里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病人多、疑难病例多。医院骨科在市政协副主席、院长、骨科首席专家肖扬的带领下各项技术飞速发展,成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日平均住院病人近500人,不少娄底周边地区的病人也慕名前来。每天我都要面对不同的病人、不同的病情、不同的手术。有些病人是温和的,你能跟他们娓娓道来、深入浅出地介绍治疗方案;有些病人则是急躁的,你也得耐心细致地给他们做好解释工作。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只要你真心付出了,病人就会理解支持。病人出院时只是简单地道声“谢谢”,我的心里就乐开了花,因为所有的努力都得到了肯定。
  我清楚的记得那是2012年10月,正在上班的我收到了一份从东莞寄来的特殊“礼物”。“礼物”包装很细致,我小心翼翼地将它打开,一张用毛笔写的感谢信渐入眼帘。写信人是我曾经一位病人的儿子,这位病人是一位83岁高龄的老奶奶,因不慎摔伤而住入骨科。尽管老奶奶平日身体健康,但考虑到年事已高,手术风险很大,可如若不手术,恐怕剩下的日子就只能在床上度过了。经过慎重考虑和综合评估,在家人同意下,肖院长主刀为她实施了髋关节置换术。手术很成功,在PACU观察几小时后就转入了骨科病房。老奶奶毕竟已到耄耋之年,恢复能力自然不及年轻人,所以术后我对她格外细心,根据老人的情况,制定治疗恢复方案,并叮嘱她的家属如何协助治疗。一个月后,老奶奶康复出院了。临走前,她的儿子要求写一封感谢信,贴在病房外的通道上,被我婉言拒绝了:“我们医护人员只是做了我们应该做的。”我相信老奶奶的儿子是饱含真情地写下了这封信,因为他们在老奶奶住院期间感受到了我的真心与热情。
  汪国真在《热爱生命》中写道:“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是的,行医的道路漫长而艰难,我想我会坚定信心、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娄底市中心医院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技术支持:娄底市国联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 备案号:湘ICP备11018487号-1